置產大馬糾紛多 合約須中譯降風險
2017年10月08日
【崔雅慧╱台北報導】馬來西亞置產風潮多年,傳出不少糾紛案例,加上馬幣近年不斷貶值,讓過去投資馬國不動產的買方賠了不少匯差。專家提醒,購買海外不動產除須認知匯率有漲有跌,還要充分認識合約,且業者所有文件須有中譯,確保民眾了解投資標的狀況。
國人赴馬來西亞投資不動產,不斷有糾紛傳出。東森房屋國際不動產中心執行長廖麟鑫舉例,如業者保證的增值幅度無法達成、交屋後租不出去等,還有馬幣近年貶值,「很多之前買的人都覺得虧到了、受騙了。」
「海外不動產糾紛主要來自資訊落差,及對各國法律不了解。」中華民國不動產國際代銷協會理事長秦啟松指,民眾要認知匯率漲跌無法控制,「只要不賣都不算損失,中間波段只能說是過程。」
充分認識合約也是必要的,秦啟松提醒,業者提供的所有文件都必須中譯,民眾也要了解當地的法律和稅法,並留意業者在當地是否有團隊,可在購屋後持續協助後續問題,「很常見到預售期間還在繳費,買方就找不到業者了。」
秦啟松強調,加 入國際代銷協會的業者,須按照內政部公布的《不動產經紀業從事國外不動產仲介或代銷業務規範》規定,揭露不動產說明書、貸款與匯率、近期成交行情、不動產的產權性質、當地的國情與法令、持有期間之稅費負擔、轉售稅賦或限制條件等資訊,以降低民眾海外置產的風險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鋅光國際地產/東森房屋柬埔寨簽約中心/東森房屋永和永和加盟店
在柬埔寨鑽石島特區落地生根
提供投資大眾最完整當地訊息及售後服務
歡迎想前進東協的朋友跟我們聯繫喔